2020年肇庆学院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专业介绍
时间 : 2020年07月10日 09:38 阅读数:

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咨询电话:0758-27513220758-2716322

学院网址:http://zfxy.zqu.edu.cn

学院邮箱:zqxyzfxy@163.com

联系老师:陈老师、王老师


学院简介

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是肇庆学院下属二级学院之一,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154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有博士学位的24人,硕士学位的42人),兼职教师50名。各专业还有辅修双学位、继续教育等教育形式供学生选择。为配合国家西部发展大战略,各专业于2010年开始,每年相继录取20名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学生接受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院资料室现有专业图书资料11700册。法学专业建有标准化的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诊所等实验室,与地方公检法司及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建18个实习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15年成功获批广东省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与多所重点中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行政管理专业建有“公共管理实验室”,先后与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建8个实习和调研基地。经过几十年发展,学院已经形成“法学为龙头,思政、行管为两翼”的学科布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专业简介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一学年后学生按照志愿及成绩情况选择专业

为适应形势发展,学院从2020年开始实行法学类类(法学、知识产权)专业大类招生,入学后学生第一年主要修读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全校公选课、通识课。一学年后按照志愿及成绩情况分流至法学、知识产权。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较高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忠实于宪法与法律,熟练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司法部门、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以及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体中从事法律实务和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法律逻辑、司法见习与实习。(二)专业选修课程:刑事辩护学、民商法律实务代理、非诉讼法律实务、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诊所、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信托法、金融法等。


知识产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具有较深的知识产权与法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熟悉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相关法律、政策制度,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法学类拥有法学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应用等。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需求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高公民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中外社会文化思潮有一定了解,能够胜任中学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和日常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模块一:中华文化与全球视野。中国哲学与文化、西方哲学与文化、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模块二:法律、道德与宗教。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宗教学、伦理学。模块三:科技与社会。科技哲学、文科高等数学、社会学与社会调查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分析、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模块四:自我与人文。哲学基本理论、中国文学与艺术经典、西方文学与艺术经典。模块五:语言与逻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英语。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及其规律、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基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文秘和人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一)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概论、行政法学、西方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公文写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学、信息管理概论。(二)专业选修课程:基层政治与基层治理、社区管理、基层组织工作、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城市发展史、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法规、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等。